10月6日,史上第五个超级“黄金周”完美落幕。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测算数据,充分证实了8月8日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发布的《冲刺50000亿元收入,旅游业复苏大数据解析》一文中的预测:今年的“大黄金周”旅游人次有望突破8亿大关(按人均1000元花费计算),实现旅游收入在7500—8000亿元区间,并创造历史新纪录。
从实际数据来看,作为疫情后首个超级“黄金周”,形势非常乐观,相关数据甚至超过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创造了有统计记录以来国庆假日旅游市场的最高热度。然而,数据毕竟只是数字,真实市场的表现如何?值得再次复盘和理性解析。
出行人次增幅明显,人均消费再创新高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中秋、国庆假期8天,全国范围内旅游出游人次高达8.2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惊人的71.3%。与2019年同期对比,按可比口径计算,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1%,国内出行人次增幅明显,为疫后4年来最好成绩。但相对2019年国庆假期旅游人次9.43%的增长率,仍相差5.3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内旅游收入虽然达到了7534.3亿元的规模,同比增长了令人瞩目的129.5%。不过按可比口径计算,相较于2019年同期旅游收入仅增长了1.5%。与2019年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增速8.47%同比数据,相差近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盘点发现,抛开疫后3个国庆假期低迷数据外,2023年国庆旅游消费收入虽呈现正向增幅,但仍为历史最低值。
与此同时,从历届国庆(含中秋)假期日均旅游收入来看,2023中秋国庆突破了历史日均旅游收入的最高值。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估算,今年“双节”8天假期全国旅游市场日均进账约942亿元,比2019年国庆日均(928.16亿元)增长了101%,日均增加约14亿元,彰显了双节叠加对旅游消费恢复的引擎作用。
此外,从人均旅游消费(每客单价)维度分析,同样可见“一斑”。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估算,今年国庆假期全国游客人均消费约为912.14元,与疫前2019年同期游客人均消费830.83元相比较,更是达到了疫情前的110%,人均花费增加了81.31元,同样创造了历届国庆假日人均消费最好水平。
综上分析可见,尽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与疫前2019年同期增长数据有所收窄,但相对而言均有了较为明显增幅,尤其是日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实现了全面逆转。
多地数据反超疫前,局部省市不及预期
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已经公布数据的26个省份中,多个省份中秋国庆8天假期接待游客数量以及旅游总收入这两项关键数据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云南、青海、甘肃等部分省份不及预期,区域旅游业向心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
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收入情况来看:江苏、河南、广东、安徽、浙江、河北、辽宁、四川、福建以及湖南10省双节旅游收入位列全国前十。其中,江苏省实现旅游总收入907.59亿元,是全国唯一旅游总收入突破900亿元的省份,比2019年同期(631.27亿元)增加200多亿元。
除江苏之外,假期旅游总收入超过500亿元的省份共有2个,分别是河南省(587.6亿元)和广东省(571.6亿元),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此外,安徽、浙江及河北3省也有不俗的表现,分别以496.4亿元、486.4亿元和443.2亿元的旅游总收入暂居第四名、第五名和第六名。
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假期旅游收入恢复及增速维度看(与2019年同期数据比较),上海市的表现尤为突出。据上海银联统计测算,中秋国庆假日期间,上海地区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为292.38亿元,同比增长29.70%。相较2019年国庆假期旅游收入(115亿元)增长115.24%,恢复程度遥遥领先。
与此同时,西藏、天津2地双节旅游收入较2019年同期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82.93%和67%,分别暂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此外,河北、吉林、宁夏、湖南、江苏、黑龙江、北京、安徽、海南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超越了2019年同期20个百分点以上(注:因浙江、山东、山西等省未公布可比数据,未纳入排位分析)。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已经公布可比数据的省份中,仅有云南、青海和甘肃3省双节旅游收入较2019年同期实现负增长。据文旅部门公布信息据显示,云南省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1.8%;甘肃省恢复到2019年同期90.3%;青海省恢复至2019年假期的76.5%。其中,云南省着实令人意外,这或许与前三季度热度释放过高有关。
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假期接待游客人次的角度统计,河南、安徽、江苏、广东、河北、四川、辽宁、浙江、福建及湖南等10个省份位列全国前列,接待游客均超过3000万人次。其中,河南省以接待游客8480.1万人次暂居第一,安徽和江苏2省均突破7000万大关,分列第二和第三名。此外,广东、河北、四川和辽宁等4省也都达到了5000万以上。
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假期游客人次可比口径增长率(与2019年同期数据比较)看,除云南、青海两省不及预期外,其余24个省份均较2019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例如,上海市较2019年(1037万)增长了105.30%,西藏较2019年(159万)增长了79.24%,河北省西藏较2019年(3981.9)增长了48.8%。
肉眼可见的出行人潮和消费热情,汇聚成旅游经济的强劲宏观数据,不仅让中秋国庆“黄金周”假期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也让我们看到了文旅市场高位复苏和趋于常态的发展势头。这也意味着,我国旅游业正逐步由“旺丁不旺财”的政策性恢复步入市场自我修复和理性繁荣的新阶段。
结语
尽管国内旅游业在这个黄金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令人振奋的数据背后仍隐藏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假日旅游人数的激增,旅游景区的庞大压力也随之而来。人满为患的景区拥堵、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游客的出游体验,也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
其次,旅游市场的碎片化、下沉化、品质化特征进一步凸显,导致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变得愈加困难。目前,很多旅游项目和服务仍然集中在热门景区和大城市,而一些偏远地区、小城镇的旅游开发和推广相对滞后,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此外,交通不畅、旅游市场的价格虚高问题也令人忧虑,过度竞争与欠缺监管带来的不公正现象日益突出。例如,高速上160公里堵车12小时,高铁票“优先满足长途旅客”;酒店价格数倍飙升,原本200多元的民宿飙升到上千元,有的酒店甚至十几倍地涨价等等。
总而言之,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的旅游数据呈现出喜人的增长态势,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面对旅游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范措施,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进入第四季度,随着本次超级黄金周假期高热渐褪,经过前三季度的消费潜力释放,国内旅游市场将进入新一轮平淡期。下阶段,各地应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结合季节性文旅消费需求,加大特色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改善旅游市场消费环境,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