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新能源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宁德时代与比亚迪身上。
回望激流勇进的2022年,动力电池依旧是造车领域居高不下的热门话题,这一年,宁王的地位仍然无人争抢,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宁德时代以48.20%的占比继续稳居第一,其市占率却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二名比亚迪的市占率已经升至23.45%,同比增长7.2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甚至持续到了现在。2023年1月,宁德时代电池装车量为7.17GWh,市场占有率为44.41%,同比下滑了5.83%,而同期比亚迪为5.51GWh,市场占有率为34.12%,同比增加13.19%,比亚迪的电池装车量提升至宁德时代装车量的75%。
遥想2020年,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尚且只有宁德时代的三分之一,而做到如今的这番光景比亚迪只用了两年。诚然,比亚迪想要挑战宁德时代的心从来没变过,可动力电池的格局能轻易被更改吗?
从2017年,宁德时代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第一的企业,到现在整整五年时间过去,纵然比亚迪来势汹汹,恐怕也要吃不少苦头。
车企自产,宁王退位?
比亚迪能强势翻身,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自身产能利用。去年一年里,比亚迪凭借186万的销量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冠,这些车用的全都是它自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这也是相比宁德时代而言,比亚迪最大的优势。
尤其是这两年,车企纷纷意识到电池供应的重要性,争相脱离对宁德时代的依赖,选择自造电池。一旦车企的电池大计成功,对于宁德时代无疑是致命打击。目前,宣称要自造电池的车企不在少数,包括特斯拉这类头部车企也投身其中。
似乎,比亚迪的机会真的来了。
但自造电池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成本与技术之外,需要考虑的因素数不胜数。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生产电池目前遇到的困难是产能跟不上前方车辆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6日,特斯拉官方宣称目前4680电池的周产量达到了86.8万块,足以支持特斯拉每周生产1000辆电动汽车。
可是,如果以特斯拉2022年131万辆的销量计算,其每周产能要超过2.5万辆,换句话说,特斯拉的电池产能仅能满足特斯拉1/25的需求,短时间内,车企对外的电池需求还是无法切断供应。
此外,车企想要自产电池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降低对电池巨头的被动依赖;二是缓解行业动荡时期的成本焦虑。但电池自产跟成本升降之间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本身的汽车销量。据悉,车企自建电池开发前期的研发投入以及厂房建设等巨额投入,要想使一辆汽车具有电池成本优势,必须分摊在50万辆以上的汽车销量。
无独有偶,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估算也曾印证了这一点,新能源车企生产电池降低成本的前提是50万辆销售以上,就是说在一个地区生产至少50万辆新能源汽车以上,自产电芯才可能具备成本价值。然而,放眼全球,年销量能稳定超过50万辆的车企却寥寥无几。
特斯拉与比亚迪算是为数不多的新能源佼佼者。其他车企,蔚来汽车去年共交付新车122,486台,截至2022年12月31日,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新车289556台。小鹏截至2022年1月底,小鹏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突破15万台,2022年全年总交付量为120,757台,即便历史累计也不到50万。
如果比亚迪想要背靠自身强大的产能利用,等待宁德时代被车企抛弃孤立无援,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恐怕不太可能。当然,在电池供应上,宁王的确被比亚迪撞了一下“腰”。如今的比亚迪,除了自产自给,也在扩大外供。
据悉,不少宁德时代的大客户都在悄悄转向比亚迪,其中赫然包括特斯拉,造车蓄力中的小米也计划使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只不过,宁德时代自危的同时,比亚迪也要担忧电池的外供进度是否过于缓慢。
据高工锂电统计,比亚迪电池对外配套企业不多,此前,装机量外供比例仅为5.56%。种种迹象显示,宁王一时半会退不了位,比亚迪的上位之日还需等待。
高端化下,谁在尴尬?
或许,目前比亚迪在电池外供上最头疼的不是客户多少,而是宁德时代在行业里称霸多年,有些地方,比亚迪能够攻破,可也有些地方,比亚迪迟迟难以攻破,例如高端赛道。不可否认,无论是汽车,还是电池,比亚迪身上的低端标签一直撕不下来。
特斯拉的选择就是一个很好例子,据悉,在特斯拉的供应体系内,LG和松下、宁德时代依然是高端三元锂电池的供应商,而比亚迪只是负责供应较为低端的磷酸铁锂电池。蔚来、小鹏、阿维塔等等造车选手,也选择了相对高端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作为供应。
事实上,由于技术材料问题,高端车型配备三元锂电池,低端车型配备磷酸铁锂电池,是造车圈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因为前者的续航能力远大于后者。而伴随着新能源领域拉开轰轰烈烈的高端化运动,一向以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出圈的比亚迪处境难免尴尬。
国内在未来两年势必不会轻易停止新能源豪车浪潮,反观海外市场上,磷酸铁锂电池的吸引力本就不如三元电池。数据显示,在出口方面,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68.1GWh。其中,三元电池累计出口46.9GWh,占总出口68.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20.9GWh,只占总出口30.7%。
更让比亚迪尴尬的是,到2023年,磷酸铁锂产能很可能会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利用过剩,据东吴证*预测,2023年,随着各大企业产能释放,全国磷酸铁锂整体供给量将达到237.1万吨,但是需求量仅为184.6万吨,将过剩高达52.5万吨。
可以说,比亚迪在兵临城下的关键时刻,却突然遇见了最为棘手的问题。新能源的高端之路,历经过去一年的品牌硬推与智能堆砌,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技术正途,比亚迪盘踞低端市场是短板,但同时,高端浪潮下,对电池技术的要求更是比亚迪趁势逆袭的机会。
就像特斯拉自造电池,一方面是为了成本,另一方面也是马斯克技术狂魔的本色。据悉,特斯拉自主研发的4680新型电池,与此前的2170电池相比,新电池的功能性更强,功率输出提升了6倍,同时整车续航增加16%。
比亚迪迫切需要将电池技术提升,以挤入高端玩家的视线里,磷酸铁锂电池败于三元锂电池,归根到底是续航。2022年,比亚迪2022年研发费用高达186.5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9.91亿元增长了133.44%,占整体营收比例约4.4%。
可比亚迪想往上攀升高端市场,宁德时代自然也不会放过对手的地盘,毕竟成本当前,低成本的磷酸铁锂电池能在中低端市场游刃有余。据悉,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的宁王已经在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比。
甚至在磷酸铁锂电池中掺入了锰元素材料,使之变成了磷酸锰铁锂电池,不仅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成本也优于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急需亮出一招杀手锏,来证明自己对战宁王的决心与底气。
动力电池又起风云?
时至今日,动力电池行业家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例如特斯拉有4680,宁德时代有麒麟电池,比亚迪有刀片电池,中创新航有OS高锰铁锂电池,蜂巢能源的短刀电池,孚能科技的SPS电池,瑞浦兰均的问顶电池……但技术一直在奔袭向前,从未停止。
2023年,动力电池领域又起风波。
在锂电池还未有定数之时,钠电池又很横空出世。据悉,钠电池的材料成本相比锂离子电池整体上要低上30%-40%。即便是推广期也在0.5-0.7元/Wh;发展期0.3-0.5元/Wh;爆发期0.3元/Wh以下,到目前为止,部分钠电池厂商已经将成本控制在0.5元/Wh左右,就算单纯冲着成本,下一场动力电池的战火也势必会烧到这个领域。
比亚迪一向看重成本,为此打破了此前声称要坚持的磷酸铁路线,并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在旗下微型电动车海鸥上配备钠电池。诚然,钠电池的出货量多少年来寥寥无几,领域尚未被占满,比亚迪或许想在关键时刻抓住行业一条新的生长线。
只不过,跟比亚迪想法不谋而合的企业却很多,进入2023年,众多电池生产厂商公布了自家钠离子电池的最新成果,更有甚者已经实现了钠离子电池装车。
宁德时代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电池技术风口。仅钠电池技术,宁德时代推出的第一代钠电池的电容量都达到160wh/kg,超过了中科海钠目前的钠电池水平;而第二代钠电池能量将达到200wh/gh,已经接近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
第二梯队更是在努力争取所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欣旺达、孚能科技、鹏辉能源等先后宣布涉足钠电池的研究,早在去年,多家钠电池企业就收获了多轮融资。此外,宣布装车的企业不在少数,2月份,来自中科海钠与江淮汽车合作打造的行业首台钠电池样车亮相,多氟多也表示钠电池已有产品在客户车上装车测试。
说实话,动力电池发展到今天,即便不是主流的细分赛道,只要未来有爆发的可能,就会立刻被资本哄抢一时。浙商证*预计,到2025年钠电需求总量可以达到88GWh,2030年钠电需求可以达到378GWh。
这个数字对比锂电池,不过微末之流,但作为整车的核心零件,2023年以后,新能源车五花八门的炫技终要告一段落,而后的重心依旧要转移到真正的技术上,尤其是电池技术。宁德时代之所以稳坐王者席位,归根到底还是技术傍身。
据悉,宁德时代几乎布局了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所有路线,包括M3P、凝聚态电池、全固态电池,以及当前搅弄风云的钠电池。比亚迪蓄势待发,等待它的不止一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