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858-9000 咨询/投诉热线:18658148790
 

投融界“CEO说”栏目,以人物采访为核心,通过深度调研优质项目,挖掘创业者背后的故事,完整呈现创业各阶段的点滴与精彩,给更多创业者带来
同在感,给投资方带去更多优质项目的观察视角。

第5期
林炳金
上海我渴了智能科技 CEO

连续创业者,净水行业资深专家,金将普集团董事长,同时目前也在做天使合作人,是淼星合作管理合伙人,正和岛上海执行秘书长。

传统代工年产值上亿,兄弟却要携手再创业,“互联网+共享”抢占家庭厨房入口更多内容   >

  • 文章摘要:

    成立“我渴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OEM厂商转型以净水机为切入点,用“互联网+共享”的商业模式做智能家居,林炳金看到的是厨房场景下的消费入口。在此之前,曾打造了行业隐型冠军企业,但是,不甘平庸的他,想要做行业引导者,继续开辟新的天地。

  • 对话实录:

    投融界:聊聊您的创业历程。

    林炳金:2001年开始创业,我们福建人比较喜欢做生意、挣钱。前面的一些创业,严格上来说是叫做生意,以挣钱为目的。04年到上海后作了重新再创业的规划。选择做环保行业、净水器行业。
    切入这块以后做的很顺利,刚开始是做代工,一年产值有2、3个亿。之后也做了些农业、服务业相关的合作人。14年,才开始在这个基础上,才结合了“互联网+”,做了“我渴了”这家公司。
    我把自己的创业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挣钱阶段,大学读了1年出来做的,都属于挣钱阶段,什么好挣

    投融界:虽然团队的领导人是您跟弟弟,但是因为你们已经完成了合作,严格上来说,公司不算是家族产业,是吗?

    林炳金:公司从成立之初,我就在思考,到底是要用旧的公司来做,还是新成立。旧的公司还有很多的不规范,引入一些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进来,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最终选择新成立公司。
    既然新的商业模式,肯定要有资源的助力,再摸索清楚才能快速扩张。既然要接触资源,就开始进行股改、挂牌。14年4、5月份的时候,上海股交中心新四板跟新三板其实功能都差不多。
    但是我们满足不了新三板“两年”的条件,所以选择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
    现在想想,应该在新三板挂牌价值比较大。

    投融界:您自己既是创业者,已经成功合作过;同时您也是天使合作,在投一些其它项目,您觉得合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林炳金:创业是一个坑过一个坑。资源也好、优势也好,所有的一切都是阶段性的,根据时间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解决方法,这个是最重要的。
    找到对的人,同时,你有能力一阶段一阶段的往下推进。

第4期
陈镜羽
证优客 创始人

连续创业者,08年计算机本科毕业,拥有9年咨询认证行业经验,国家信息安全注册审核员,2011年创业至今,创办过履策科技、雷网科技、2014年入选杭州大学生杰出创业人才培训计划。2016年创办证优客,当年6月即完成首轮合作。

他靠小聪明“耍”来多家投资方,遭遇投诉、退款风波,却用一年逆袭成行业领头羊!更多内容   >

  • 文章摘要:

    一个初创型企业,3万的客单价,上线首月就完成100W+的交易,短短一个月获得数百万天使合作,资金全部到帐。证优客俨然是一匹行业黑马,快速奔走,遥遥领先市场。而这匹“黑马”成立之初,仅仅只有3个创始人+1个客服+4张桌子。

  • 对话实录:

    投融界:项目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陈镜羽:我觉得我们 的核心竞争力有2块。我们现在把所有的环节通过管理系统、分工,把它标准化掉。目前标准化30%,但是已经比一般机构效率高很多了;第二块是我们自己的系统。因为证书每年都要年审,需要续费,需要维护。多了一套这样的系统,客户在这个系统上可以非常方便的管理他们的证书。在国内我们是第一家在做。
    别人要想做,不是不可以,但是他们要模仿我们,要去开发,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在这方面,我们已经领先他们1年时间了。

    投融界:为什么能在短短一个月就获得合作?

    陈镜羽:第一是因为我比较有针对性,找的都是比较对口的产业基金,主要做企业服务这一块。第二,我们也做了一些“小聪明”。在网上找合作经理,发BP,这些都像“大海捞针”,机率比较低,我们发现这家机构的老大在演讲。他在演讲的时候,我们做了些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团队当晚做了一张A4纸大小的卡片,写上了我们公司的情况跟优势,包括我们未来的发展等,大概就一页纸。标注的很清晰。
    现场大家都在递名片给那个大佬的时候,等他会到位置上发现这些名片当中有一张夹着大卡片,就注意到了我们,问投委会我们这个项目。刚好投委会跟我们有一定的接触,就给我们牵引了。有了面见的机会。
    当时那个大佬也有产业化背景,提到认证这些,他都知道。觉得这个市场很不错,量也比较大,当时国内也就我们一家在做,所以很看好,当天就给我们发了通知。

    投融界:通过这些,你们有没有总结出什么合作经验?

    陈镜羽:合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的跟其它创业者不一样。不能人云亦云,要想尽办法去展现自己跟别人走不同的路子;第二是,在展现环节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要讲很多废话,面对合作人的时候要直击重点。
    最关键的是,现在已经过了那种拿PPT去合作的时代了,一定要用数据说话。我们在合作的时候已经有60万的数据了,有一定的客户群体,盈利模式也清晰,整个服务的流程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展现与验证。并且在服务了一定的客户后,已经在业内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第3期
张维加
英斧钛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创始人

北京大学元培班本科,牛津大学博士,04年杭州中考状元,06年浙江统考状元,发表科研论文25篇;原美国宇航局Diviner项目参与者,英国皇家航天科学院Fellow;现绍兴最高等级特聘专家,省级领军人才。

北大保送生、牛津博士,天才少年却被“逼”上创业“不归路”更多内容   >

  • 文章摘要:

    无论学业还是事业,张维加都是无数人的榜样。但他却说:“其实我是被逼上创业这条路的。我觉得要想保全我以前的科研能力以及取得的成果,只有一条道路,就是把科学技术的成果应用化。这个社会过于关注眼前现实,锦上添花的事情很多,但是雪中送炭的,却很少!”

  • 对话实录:

    投融界:您在英国做了几年,现在又引进到了国内,项目在两个不同的国度发展,您觉得有哪些差异化?

    张维加:在国外,技术更顶尖。英国在IT行业本身就是很厉害的。我们知道的阿法狗(AlphaGo)是谷歌英国的子公司发明的。欧洲很多大公司的总部都是在伦敦。这是英国的创业环境。我们早期在那里发展是正确的。
    回到国内,是跟市场、跟情怀比较接近。知道用户是怎样一个习惯,喜欢什么样的东西,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在国内,这些是更好的。在国内,获取用户的成本是远远低于英国的。中国的人数基数大。我们将近100万的用户,在中国不是很起眼,但是放在英国可以算很大的公司了。英国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非常的高昂的,中国获取用户的成本是比较低的。这是在市场这方面。
    另一方面,我自己是浙江人,回来,有一种“回家”的概念。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语言,这边都是会更亲切一些。在那里做的再好,也不是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政策扶持方面,英国没有所谓的政策扶持,我们这样一群华裔创业团队,在英国基本属于自身自灭。

    投融界:你们的项目起步期是在英国,如果说可以选择,您觉得,在中国起步会不会更好?

    张维加:我们的整套体系是在英国发展起来的,包括之前在英国的工作经历,都成为我们项目技术体系的诱导。虽然我们没有拿什么技术上的东西过来,但是我们学习了这种风格,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
    这些技术能力,在英国尤其是牛津大学能够发展起来。在中国或者在其他大学,不一定能发展起来。所以说早期的技术发展是一定要依赖国外的技术环境的。
    后期企业的运营又不完全依赖于技术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回来了。
    公司目前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了。在英国的研发中心,在香港的营销中心,加上绍兴总部的人数,团队总共有三四十人。

    投融界:从创业至今,您遇到的最大坎坷是什么?您又是如何突破的?

    张维加:我觉得我一生是比较坎坷的, 我当时写过一首诗:“折桂东南十二洲,可怜春秋付水流”,十几年当中,我曾经试过很多事情,经历了很多的白眼,我在高中的时候做了一些科研成果,但是很多期刊了解到我是高中生之后,都直接拒稿。后来我自己送到北大教授手中,这个研究才算真正得到一些认可。但是它现在的影响力却很大,在异国他乡,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国家,都有我这个研究学派的追随者。包括国内,现在也有很多机构认可。
    读博士期间,年纪小,又是中国人,做出来的研究成果,有时候都不署我名字。创业时,觉得我太年轻,又长得娃娃脸,不值得信任,碰过很多壁。
    所以我觉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最终一定是要靠自己。

第2期
谭亚幸
MSC咨询 创始人

90后社会创业家,在日本与英国留学的经历,让他除了母语中文外,还精通英语与日语。他是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长期CSR(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顾问,曾在英国、日本、泰国、柬埔寨引领社会创新项目,受到泰国前总理接见,也为日本内阁给出过环境战略建议。

服务世界500强,阿里腾讯主动找上门,这个90后创业者说“我只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更多内容   >

  • 文章摘要:

    谭亚幸说:“我想要通过咨询的力量,让CSR在中国真正发挥自己作用。”所以,就有了MSC咨询。它汇集了一群背景各异的人,他们用自我管理的模式联合起来,秉着匠心精神,做着这件看似“小”却十分“美”的事情。

  • 对话实录:

    投融界:您能把公司做的这么好,是不是跟自己一直以来独立的性格以及这些历程有关?

    谭亚幸:我不会天然的这么去连接,我觉得这些经历更多的是帮助我去思考“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以及“这件事情能够带来多大的社会影响力”。至于做的有多么好,比如说我从创业开始,身为一个90后,就要去学习如何管理,如何去成长,这过程中对我来说是跟整个团队一起去攻克的难题,而并不是说这些经历真的帮助到了我。

    投融界:您最开始一个人开始创业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资金问题?您是怎么去解决的?

    谭亚幸:我觉得这还是要说回到咨询行业的核心,这个行业跟其它行业不一样,它其实是以人为核心的。所以理论上,我创业初期并不需要多少资金,没有任何投入,只有人在就好了。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团队几个人也没有拿工资,等我们渐渐有了项目进来之后才开始分红,所以不存在什么资金上的问题。我不需要供应链,也不需要去买什么产品。

    投融界:据了解,MSC的客户包括腾讯、阿里等众多大企业,你们是凭借什么样的优势去获取他们青睐的呢?

    谭亚幸:这个其实也是蛮机缘巧合的,一开始我们没有做任何的传播与宣传,很多企业都不知道我们的存在。当时刚好有个朋友跟我说“你做的事情很有趣,你能不能把你的经历写一下,讲一下自己为什么做这个?所以我就简单写了篇东西,当时并没有抱着传播的目的,没想到当时就蛮火的。在那个文章出来之后,一天之内我就接到了腾讯和阿里的电话,我觉得真的蛮机缘巧合的。在我服务了阿里和腾讯这个基础上,在业内就开始有一定的名气,越来越多的公司找到我们。

第1期
栾敏文
南京药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CEO

70后创业者,IT男,2003年开始创业,从最初期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创业到如今深耕医药仿真教学细分领域,所开发的软件应用到全国各地300余所高校,为万千师生提供了仿真教育环境,号称“IT领域最懂医药的人”

创始团队不得善终?错!不是所有人都会步美团后尘!更多内容   >

  • 文章摘要:

    美团高管离职事件在创投圈闹的沸沸扬扬。5个月流失4位核心骨干,被笑称是“史上高管流失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公司”。创业团队频频爆发“撕逼”大战,令人唏嘘。而南京药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栾敏文给创业者上了一课,用事实告诉创业者,并不是所有的创始团队都“不得善终”。

  • 对话实录:

    投融界: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业的?

    栾敏文:严格来说,我们从02年就开始做了。我是70后,可以算的上创业老兵了,但一直是在这个领域。所以我经常说,创业这么多年来,得到的教训比较多,经验比较少。

    投融界:您所说的教训比较多,有哪些教训呢?可以具体分享一下吗?

    栾敏文:举例来说:第一.一开始几个人关系比较好,一起创业,一开始大家对利益等各方面可能没有一个合理的预估,但到了后期发展起来以后,也许会出现一些纠纷,包括利益方面。所以创业一开始,利益的合理分配与约定,是比较重要的。
    第二.对于市场的估计过于乐观。比如我们做教育这一块,相对来说行政力量还是比较占主导的。这种情况下,切入这个市场,是能成为现有市场的一个补充?还是去颠覆它?原来我们设想的是在高等教育市场做一些颠覆性的东西,实际是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真正要做的实际上是去帮助它做一些改进。引导它来改进。但是要配合好它的基本要求。

    投融界:那您先前也提到过,创业团队之间的利益问题也很现实,很多团队创业初期协作的很好,但是到了后期上了轨道了却分道扬镳。你们团队从开始到现在有十多年了,在创业团队协作上,您有什么经验与建议呢?

    栾敏文:这个方面要涉及到团队的分工。
    创业之初可能大家都在忙产品忙项目,但是在发展之后,个人兴趣也好,决策需要也好,一定要分工明确。我们团队创始人A,他的性格比较沉稳,是负责战略方向与财务,整个规划的;而我的性格比较外向,负责对外沟通交流以及公共关系维护。而另一个创始人对产品技术特别钻研,就负责产品,对接学校老师这些。包括带领研发团队。
    我现在几乎已经退出了研发团队。但因为我们都是技术出身的,也就更懂产品,所以大家在公司产品发展等方面,沟通交流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