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了实现30/60双碳目标,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风能、光能资源,通过储能及超高压输电技术,满足发达地区的能源需求。这将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动,电动汽车保有量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增加,预计从目前的5%增加到80%。据EV Volumes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GWh,进入TWh时代。因此,对高性能、高品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然而,当前锂电池原材料及锂电池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这为团队研发的低温性能优异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提供了巨大的商机。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优异低温性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可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品质电池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团队研发的大容量低温性能优异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领先行业水平的各项指标,同时适应我国南北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可为电动汽车厂家打开高寒地区市场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的背景下,该项目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项目名称:软包固态大容量聚合物锂电池项目
项目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项目业务:本项目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集研、学、产、销为一体。业务涵盖了电芯设计、电池管理、能量转换、能源管理等关键部件及系统的研发、制造与技术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数字能源管理服务。
目标市场:
1、军工及智能设备
重点布局特种车辆、野外应急电源、单兵装备、船舶舰艇雷达预警及单兵和武器列装。公司发挥电芯异形(定制化)、超低温、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单体大容量优势。具体产品包括深海鱼雷电池;防鱼雷电池;军用无人机电池。
2、动力市场(欧美及北方市场)
布局华北和东北市场,开发重卡(矿卡)换电、物流车辆、光伏储能及集装箱式移动储能,瞄准大型重卡矿卡和装载车市场,充分发挥产品优势,特别是超低温优势。
3、储能(大容量电池)
发挥大容量优势,重点布局大型储能、峰谷调节、分布式储能发电及全电驱动船等领域。
4、电动船舶:
为响应国家政策,实现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电动船舶,本项目充分发挥单体大容量优势,充分应用于海洋储能技术开发利用、船舶舰艇。
盈利模式:
1、产品销售收入:通过本产品的超低温、单体大容量等优势,满足市场需求,重点市场包括重卡、船舶、军品和储能市场,获得销售收入。
2、技术服务收入:为重卡、船舶、军品和储能市场的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升级和产品性能升级的服务,同时提供售后支持、更换维修等服务的相关服务。
3、定制开发收入:根据客户需求导向,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向开发直接匹配的电池产品。
未来三年盈利预测:
时间 |
装机容量 |
北方低温、军品、大容量储能市场 |
营收(亿元) |
毛利润(亿元) |
2024 |
0.2GWh |
- |
2 |
0.3 |
2025 |
2GWh |
1% |
20 |
3 |
2026 |
6GWh |
2% |
60 |
9 |
估算方法:民品价格按照0.65元/Wh,军品较高,平均单价按照1.2元/Wh计算;预算按1元/Wh计算。装机容量按照(计划产能*80%)计算,这一比率会随企业发展成熟而上升;毛利率按照15%计算(2022年宁德时代毛利率20.25%;2022年国轩高科毛利率13.22%)。
项目规划:
第一阶段:实现产能从工厂到市场
布局北方低温、军品、能市场,规划1.0Gwh产能。
研发集流体界面处理及聚合技术、离子导电膜聚合应用及电解质-隔膜-正负极界面高温聚合技术。
实现铁锂能量密度200Wh/Kg,高镍能量密度300Wh/Kg的规模化生产。
在北方市场和军品市场推广应用,年销额预计分别达到亿元以上和10亿以上。
第二阶段:提升产能,提供市占率
产能提升至4Gwh,实现销售额30亿。
展开凝胶聚合态大容量电池的规模化布局。
通过技术研发和资本力量,整合外部产业和资源以迅速扩张产能。
第三阶段:奠定行业领军地位
产能规划6GWh,实现销售额50亿。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实验室成果输出及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升级。
在外部力量的支持下实现市场扩张和产能扩张良性交互,维持稳定增长。
1、技术领先:
项目研发的产品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优势,多项核心性能超出行业平均水平。
动力型电池能量密度行业水平在220-260Wh/kg,本项目产品达到320Wh/kg;
使用寿命行业平均水平8000次,本项目产品可到12000次;
产品适合我国北方市场需求,在-20℃环境下放电达到常温容量的80%以上,在-40℃低温条件下放电达到常温容量的70%,超过国家标准;
单体大容量超过行业平均水平300Ah,达到1100Ah。
2、团队专业:
项目团队拥有国内一线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具备20余年经验以及可持续研发和强的产业转化能力,为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3、产学研一体化:
与厦门大学、福建海西物构所等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全方位合作,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研发实力和产业转化能力。
4、客户资源丰富:
由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牵头与央企所属的国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配套提供绿电交通的核心产品——电池,主要是换电重卡、换电矿卡、电动工程机械、电动船舶,按1:1.5配套电池。
此外,项目还对接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的715、726、710研究所,对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所属第29、35研究所,对接中科院所属的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重点布局特种车辆、野外应急电源、单兵装备、海洋储能技术开发利用、船舶舰艇、雷达预警及单兵和武器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