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四川末端配送生态系统 产品名称:LK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 项目阶段:项目属于初创期,前期已经投入80万元,APP1.0及公众号已经开发完成,已部署线下运营团队建设。6月份初已正式上线,现需要融资500万元进行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和运营。 项目介绍:项目针对高校及25层中高端写字办公楼范围进行资源整合,用于解决快递公司末端网点重复建设、二次派送等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同时为在校生提供大量兼职机会,以及毕业就业难的问题。目前正与多家快递公司进行数据对接。 平台用户分为下单用户和送单用户,下单用户按自己最方便的平台标准进行快递下单,解决自己浪费取件时间的问题。送单用户为公司审核过的全职或兼职员工,主要在平台上进行为下单用户提供服务并获得报酬。 市场背景
众所周知,快递行业运营成本最高的环节正是快递与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联邦物流曾经做过统计,末端配送的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30%以上。 我国已经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2017年全国日均快递业务量超过1亿件,未来5-10年将达到每年1000亿,据预测2020年全球“最后一公里”配 流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环。但末端配送仍存在诸多问题,中国智慧物流研究院针对末端配送开展问卷调查,其中“最糟心的末端配送体验”就是“不送货上门,尤其是重物”。 菜鸟网络公布,目前快递员日均工作超过8小时、派件量150-220件,已处于工作相对饱和状态,“双11”等购物节期间更是大幅增加。项目可以解决电商企业末端网点重复建设、二次派送等末端配送面临的巨大问题。 ![]() 时机选择
一、政策: 1、2018年3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快递暂行条例》,提出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明确要求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开办快递末端网点,完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2、2018年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鼓励快递企业开展投递服务合作,建设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开展联收联投。促进快递末端配送、服务资源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提供集约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2018年不到4个月时间,国务院连续出台2部国务院文件,已说明国家对快递物流的信息安全、末端送达、降低成本的看重。 二、时代 时机决定一家企业、一款产品的成长高度,也决定这家企业是否可以成为独角兽。 项目优势
产品优势: 1、国家、政府扶持行业(国务院2018年已出台2个专属快递的国务院文件) 2、节省C端用户时间成本; 3、提高闲置人力资源利用率,帮助社会解决人口就业问题; 4、节省快递员的时间成本,从而提高快递员的派件效率增加其收入,并且提高快递员的服务质量。真正做到同一收件点,不同快递公司,一个人完成配送; 5、避免快递企业末端网点重复建设,降低快递企业末端配送的人力配置; 6、采用区块链技术打通传统快递平台之间的配送授信,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追溯快件信息、保证包裹安全。 团队优势:项目拥有完善技术维护团队,并且拥有西南80%以上的高校宣传运营团队。 宣传优势:公司自身拥有宣传平台支持线上宣传,公司与200多个APP广告平台进行合作对项目进行宣传。 项目规划
第一年:产品计划初期将各大高校和25层以上中高端写字楼作为市场投放的第一入口,前期用人工方式将快递代取作为写字楼和高校市场的两个主要拓展点。接下来对高校和写字楼周边的代取代买业务整合,逐渐向社会市场推进,用以搭建末端配送区块链与AI智能派件的基础数据采集与分析。 第二年:基于C端市场数据及分析结果,与各个快递公司进行合作。首先与快递企业合作进行相关区域的快递数据对接及分析,结合C端区块链授信机制,随后搭建以区域为中心的快递末端整合并结合C端用户数据做智能配送方案形成闭环。 两年后:将平台数据整合,着手搭建全国快递一线城市的末端配送生态智慧园,占领全国快递一线城市末端配送市场,真正做到同一收件点,不同快递公司,一个人完成配送,并试点投放二维码形式的无人机配送,并向周边城市进行覆盖。 ![]() 盈利模式
1、与快递企业合作,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对末端配送费用进行抽成; 2、用户下单金额可与送单人员进行分成; 3、平台可对中高端写字楼和校园进行精准广告投放; (已了解:一所高校公众号用户占高校人数的60%,一天的广告最低2000元) 4、周边服务的拓展——与商家进行合作,完成零售商的末端配送; 5、通过信用机制建立校园零售业务。 融资需求
融资金额:500万元 融资方式:股权融资 股权占比:8% 融资期限:2年 融资用途:主要用于市场开拓项目运营推广和流动资金。 退出机制:股权转让,股权回购。
联系人:荣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