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专注于超显微手术机器人研发的杭州迪视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视医疗”)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磐霖资本领投,上城资本、金阖资本以及杭州市科创集团旗下的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基金跟投。
据透露,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通用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注册临床试验,并推动眼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的商业化推广。同时,迪视医疗也将进一步巩固其核心产品的技术优势,完善机器人显微操作系列产品的生态布局。
自2021年成立以来,迪视医疗已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多轮融资。2023年2月,公司获得由线性资本领投、高瓴创投跟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同年7月,英飞尼迪及欧普康视合作基金领投了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新丝路资本与方富创投参与跟投,老股东线性资本继续加持;2023年12月,达晨财智投资数千万元完成Pre-A++轮融资,使公司在一年内连续完成三次重要融资。
迪视医疗创始团队来自浙江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以及世界500强德企医药公司等顶尖机构,具备深厚的科研与产业背景。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和授权数十项中美发明专利,并荣获多项国内外顶级科技竞赛奖项。
在产品进展方面,迪视医疗自主研发的眼科手术机器人已在国内多个头部三甲医院完成首个注册临床试验,并成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NMPA)审核,正式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绿色通道”。作为国内首个进入该通道的眼科手术机器人,该产品有望填补我国在眼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领域的空白,为超过4000万眼底病患者提供更精准、安全的治疗方案。
此外,迪视医疗于2025年1月在全球率先完成首例超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并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淋巴水肿患者的LVA重建术。依托其自主研发的微米级操作控制、微型腕式器械与柔性夹持技术,该系统可实现0.1mm级别的精细淋巴管与静脉吻合,突破传统手术中人体生理抖动带来的限制,显著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目前,迪视医疗的产品已服务全国数十家医院,惠及数百位患者,将原本难以实现的显微镜下精细操作转化为安全可控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真正实现了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的深度融合。
迪视医疗创始人崔迪博士表示:“显微外科手术是一类突破人手极限的高难度精微手术,而显微手术机器人在稳定性、精度、自由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们的产品已经在多家头部医院落地应用,未来将继续拓展机器人显微操作技术在眼科及显微外科中的应用场景,致力于为临床手术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高精度、易操作、可感知与数字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迪视医疗科技副总、浙江大学周鸣川研究员表示:“过去30年是互联网时代,未来30年将是智能机器人时代。机器人不仅能帮助人类探索星辰大海,也能深入微观世界,解决裸眼无法观察、徒手难以操控的问题。迪视从机器人显微操作领域切入,持续深耕,切实助力医生突破生理极限,实现稳定、安全、精细的可视化操作,大幅提升对微尺度组织的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