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30 需要思考的芯片人才滞胀现象
服务热线:400-858-9000 咨询/投诉热线:18658148790
国内专业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
需要思考的芯片人才滞胀现象
芯谋研究 ·

顾文军

2022/01/12
芯片设计工程师当下年薪在60万元-120万元间,跳槽可能加薪20%-50%;验证工程师当下年薪在60万元-150万元间,跳槽可能加薪20%-35%;CPU/GPU领军人物当下年薪是150万元-600万元,跳槽后加薪幅度能达到40%-50%。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ID:icwise),作者:顾文军,投融界经授权发布。

缺芯、缺人是近年来芯片行业最紧迫、最棘手的困境,业内高度重视。然而,在正视这些危机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其所带来的衍生风险。于缺芯是囤货、炒货的乱象;于缺人,则是人才滞胀的隐患。

滞胀,即停滞性通货膨胀,经济学名词,被用来形容,物价上涨,但经济停滞不前的现象。而芯片人才滞胀则是指人力成本上涨,但人才质量并没有提升。

无论是芯片产品还是芯片人才,都是市场经济的一大要素。据马克思的供需决定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前芯片产业蓬勃发展,人才市场供给不足,人力成本上涨无可厚非。但眼下,人力成本已有严重滞胀的态势。超高薪挖角、频繁的跳槽,更是往缺人这把旺火上浇了一桶油。随着不停的跳槽,薪水可能在三年内从20万到40万到80万到100万,职位从工程师到经理到总监。薪水水涨船高,头衔步步高升。但能力真的有薪水和头衔提升的那样快吗?产业人才滞涨,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来看一组数据:芯片设计工程师当下年薪在60万元-120万元间,跳槽可能加薪20%-50%;验证工程师当下年薪在60万元-150万元间,跳槽可能加薪20%-35%;CPU/GPU领军人物当下年薪是150万元-600万元,跳槽后加薪幅度能达到40%-50%。

于个人而言如此涨幅确实让人心动,但频繁的跳槽前后,实际上只是换了个公司,或有了一个更高的职位,个人的技术实力并没有很大改变。于产业而言,人力成本的滞胀加剧了产业的内耗,表面上看浪费的是资本,事实上,丧失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是谁在推动这一切?人力成本膨胀背后又有怎样的隐忧?

需要思考的芯片人才滞胀现象

人才滞胀背后的原因

芯片人力成本滞胀的背后,存在着这样一条逻辑线:芯片产业的高速发展——资本大量快速进入——产业规模扩容,新公司暴增——芯片人才需求增加——供需关系失衡——导致薪水增加——高薪挖角——频繁跳槽——人力成本滞胀。

人才供需的严重不平衡,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原因。先来看需求端,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25万,而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30万人。国内芯片公司在快速发展壮大,仅以芯片设计领域为例,2021年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增多了592家,增长率达到26.7%。人员规模在100-500人的企业比上年增加91家。官方口径如此,而坊间传言,今年新增的芯片设计公司就有成千上万家,需求端可谓是爆发式增长。

供给端,人才则主要来高校人才培养。中半协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毕业生规模在21万左右,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30%。而在这21万学生中,仅有13.77%的毕业后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数量还不到3万人。国内高校培养的芯片人才可谓青黄不接。

供给端的匮乏,让现有的54.1万从业人才弥足珍贵,但这个基本盘也并不稳定。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半导体行业正处在时代舞台的正中央,备受资本关注。高额的估值与融资,科创板的诞生,都让芯片公司的议价权上升。在资本快发展,高回报的要求下,人力成本滞胀现象直接加剧。另一方面,资本的高度关注,加剧了芯片人才的流失。很多芯片人才放下硅片、放下EDA工具,风风火火跑去做投资,致使半导体产业最不缺的就是投资人,所以业内传出“学半导体的,陆家嘴比张江还要多”的笑谈。

也因一些地区的政策影响,我们将很难再看到,国际上的大佬带团队来大陆创业的盛况。原来还有很多国内企业跑去中国台湾、海外设立研发点,现在国际形势的不明朗以及疫情的持续性干扰,不仅让境外团队建设化为泡影,境外挖人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

因挖人难,有些企业建立了更庞大的HR团队,并聘请了多位猎头助阵。一些其他行业巨头转型而来,开启全民造芯热,包括互联网公司、制造业企业、手机厂商等。资金雄厚的他们,开始高薪“征伐”芯片企业,成为助推内卷的第一人。猎头蜂拥而上,“不择手段”挖角加重了人力成本上涨。业内流传着这样的笑谈:在浦东的张江,大型芯片设计公司的门口,张江男们经常听到陌生人在耳畔轻语“小弟,换工作吗?大哥,创业吗?”。

在猎头们的狂轰滥炸下,看似企业确实挖到的人比之前多了几个,殊不知人才池子并未显著变大。只不过是,原来3个人钓,现在100个人钓罢了,而背后还有一群人虎视眈眈盯着你的鱼篓。猎头挖角的做法,让被挖的工程师产生了一种心理:瞧,都在挖人,行业火热如此,一定还有更高的价格。撬动价格因此一再被抬高。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高薪的诱惑力实在巨大,工程师们没能顶得住,可以理解。不过,另一个现象值得深思:频繁跳槽的芯片工程师,大多来自大陆。中国台湾的工程师、海外工程师跳槽频率相对较低,进而他们沉下心来搞研发,做产品,用工匠精神和日积月累开发出更好的产品,提升了海外公司的竞争力。国内芯片人才滞胀的背后也许还存在着工程师文化的缺席。频繁的跳槽,难以踏实做事,不仅自己技术难以积累,更会让自身心浮气躁,板凳难坐十年冷!

需要思考的芯片人才滞胀现象

人才滞胀背后的隐忧

没有哪个行业的成功,是靠着无序和内卷。高度的内卷,只会让产业生产率下降。人力成本滞胀,给半导体产业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小影响到个人、企业的发展,大则影响到产业的未来,不容小觑。

于芯片工程师个人而言,频繁跳槽不利于个人事业的规划。每次跳槽职位和工作大同小异,差别仅在于薪资。频繁的跳槽,个人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积累,看似初期多了几万块薪资,但长期来看,自身能力这一议价权重最高的一项,却在不断被稀释。没有技术能力的积累沉淀,五年、十年后,薪资是否还能越跳越高?

芯片工程师被挖来挖去,前后进入的企业大部分做的都是类似的项目,这也指出了眼下产业重复性竞争的顽疾。很多企业打着国产替代的旗号,事实上做的只是“替代国产”,在低端产品上反复内卷。这让芯片人才反复在同一块磨刀石上磨搓,好钢用不到刀刃上。

科技行业,人才是企业的重要智力资产。纵观海外半导体巨头的成长路线,哪个不是靠工程师们板凳一坐十年冷而成就。从企业角度看,人才流动率大,优秀企业将难以成长。未来半导体产业的技术难度会越筑越高。加之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半导体发展之路,必是荆棘丛生。高流动率和离职率只能成为负催化剂,国内优秀企业难以快速成长,国际竞争力将无从谈起。

产业也将陷入“人力成本越来越贵,人才质量增长缓慢”的怪圈。只有在实践中,人的技术能力才会提升。频繁的跳槽,不仅让芯片工程师日常盯着外界招聘动态,每天被猎头骚扰,精力分散,跳槽又常常让手头项目难以为继。即便换人上马,也将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

前几天,某初创公司来访,创始人曾有海外工作经历,他就坦率地承认,中国工程师不仅贵,流动性大,能力上与海外同期/同龄工程师差距越来越大,海外工程师的性价比更高。海外也有很多芯片初创企业,虽然工程师数量可能不及大陆多,人员规模没有大陆大,但竞争力却很强。

需要思考的芯片人才滞胀现象

结语

半导体技术是最原始,也是最累的工作。全社会对芯片人才的重视,让人欣慰。科技强国,芯片是数字经济的底座,对芯片产业的发展,我们近乎倾举国之力。“打铁还须自身硬”。在艰难前行的路上,总会有迷雾丛生的时刻。业内只有多些相互体谅,少些内卷,才能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积累产业经验,积淀人才软实力,共同书写一个光明的前途。

芯片产业 芯片人力 半导体技术
评论
还可输入300个字
专栏介绍
芯谋研究
33篇文章
芯谋研究(ICwise),领先的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中国专注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公司,以 "独立 专业 权威"为原则,以"芯动中国,谋略天下"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行业研究机构。
+关注
400-858-9000
免费服务热线
kefu@trjcn.com
邮箱
09:00--20:00
服务时间
18658148790
投诉电话
投融界App下载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www.trjcn.com) 版权所有 | ICP经营许可证:浙B2-20190547 | 浙ICP备10204252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0759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西溪路698号15号楼509室
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trjcn.com版权所有 | 用户协议 | 隐私条款 | 用户权限
应用版本:V2.7.8 | 更新日期:2022-01-21
 安全联盟
在线客服
手机APP
微信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