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61 知乎10年,计划投入数十亿支持创作者,或已启动IPO
服务热线:400-858-9000 咨询/投诉热线:18658148790
国内专业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
知乎10年,计划投入数十亿支持创作者,或已启动IPO
投中网 ·

冯颖星

2021/01/15
成立10年,知乎月度活跃用户已超250万。
本文来自于“投中网”,作者:冯颖星,投融界经授权发布。

网络问答社区知乎即将迎来它的10岁生日。1月13日,知乎线上举办了品牌成立十周年的《2021新知青年大会》,会上,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及知乎社区优秀创作者进行了知乎十年主题演讲。


周源在2021新知青年大会演讲中表示,以知乎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为中心,为广大用户创造价值,将是知乎的长期战略。2021年,知乎计划投入总价值数十亿元的现金和流量,继续加大对创作者的支持。


同时,周源首度披露了知乎最新用户数据。数据显示,知乎月活跃付费用户数,目前已经超过250万,在集音视频课程、电子书、期刊杂志、论文库、盐选专栏的高价值付费内容库中,总内容数超过300万,年访问人次超过30亿。知乎活跃用户中,18-35 岁的青年占比约 75%。


最近另有消息传出,知乎正在撰写IPO报告和上市申请书,目前已确定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瑞信银行为承销投行,上市地点可能在港股或美股,尚待确认。投中网向知乎求证,对方答复“暂无可回应的口径”。


100位创作者月入过10万,计划投入数十亿支持创业者


知乎于2011年正式上线,过去十年,以问答为主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形态,形成了中文互联网独特的内容生态。用户可以在上面提问、寻找答案、分享知识,保障了知乎相对高质量内容的持续产出、广泛传播和长久沉淀。截至2020年12月,知乎上的总问题数超过4400万条,总回答数超过2.4亿条。知乎每天会新增超过2000万条创作和互动。


营收模式上,知乎成立初期,广告为其主要营收来源,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开始不断拓展新的变现模式,先后上线了付费问答产品“值乎”、实时问答产品“知乎Live”、学院式产品“知乎大学”、付费精品内容服务“盐选会员”、“好物推荐”等多种产品服务。


2020年,知乎开始在视频领域发力,构建视频创作生态。以图文+视频的多元化内容生态中,实现知乎创作者收益大幅提升和规模化效应。


近两年,知乎在用户和商业增长上,开始呈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势头。知乎月活跃付费用户数已经超过250万,形成了集音视频课程、电子书、期刊杂志、论文库、盐选专栏的高价值付费内容库,总内容数超过300万,年访问人次超过30亿。


周源透露,目前知乎已经有100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0万元;有1000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1万元。2021年,知乎计划投入总价值数十亿元的现金和流量,继续加大对创作者的支持。


周源表示,以知乎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为中心,为广大用户创造价值,将是知乎的长期战略,“我们愿意为所有的创作者,提供足够的赋能”。据此,2021年,知乎的品牌Slogan也得到了升级,沿用了3年的“有问题,上知乎”更改为“有问题,就会有答案”“。知乎对此解释称,这一更改的背后是知乎对知识分享时代知乎价值的进一步强化。


已经完成8轮融资,或已启动IPO


知乎10年,另一个消息沸沸扬扬。知乎已经启动IPO进程,消息传出同期,周源发布内部信,并在信中强调,知乎丝毫不容许任何懈怠,快则生,慢则死。


另有Prospect Avenue Capital(PAC)基金创始人廖明曾发表言论,知乎一直在犹豫去美国还是去香港上市。投中网就IPO事宜向知乎求证,对方答复”暂无可回应的口径“。


截止目前,知乎已经完成8轮融资,最近一轮是在2019年8月完成的F轮4.37亿美元融资,快手战投部与百度投资并购部投资,投后估值近35亿美元。在过往融资中,其股东名单亦包括今日资本、赛富投资基金、启明创投、腾讯等,创新工场为其天使轮投资方。


知乎10年,计划投入数十亿支持创作者,或已启动IPO


主要股东信息方面。CVSource数据显示,知乎目前最大股东是创始人周源,持股约21.2%;北京创新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主体为创新工场)持股约18.1%;厦门思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约10.6%,股权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赛富投资基金合伙人赵钧;腾讯持股约9.7%;搜狗持股约3.1%。


以下为周源在品牌成立十周年《2021新知青年大会》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可爱的知友们:


知乎十岁了。十年光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对人而言,仍是冲龄;对酒而言,刚刚陈酿;对知乎而言,这十年,我们已经扎根时代的土壤,而仍然满怀激情,坚持梦想。


我的分享从一组数据开始。


截至 2020 年,知乎上的总问题数超过四千四百万条,总回答数超过两亿四千万条。回答是提问的 5 倍多,我想这能说明,过日子办法总比问题多。


我们盘点发现,知乎十年,用户最喜爱的两个提问是--我们穷极一生,究竟追寻的是什么?有哪些知识,你知道后你的世界马上就不一样了?


知乎十年获得赞同票最多的 100 个回答里,出现较多的关键词既有情感、体育、娱乐,更多的是提升、坚持、发现……


我们来知乎做什么?


我们在寻找自己的解答。


我们在相遇有趣的灵魂。


我们在点亮生活的灯盏。


我们在锚定人生的航向。


知乎最大的特色是问答。问与答,作为古老悠远的文化基因,影响了社会延续与文明传承的方向。


几千年里,有一些问答,宏大而触动人心。惠施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反问: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鱼?


还有些问答,具体而经世致用。比如哲学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比如科学之问--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还有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


伟大的提问催生划时代的回答。某种程度上,不管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10 进制,还是莱布尼茨创立的 2 进制,世界的本质,是”问“进制。总有人提出好的问题,令人期待的问题。


提问和回答,在漫长岁月里滋养了文明;而文明,又将问答变成本能,播下不断进步的种子。


这些种子,留在殷墟地下的龙骨龟甲上,留在雅典特尔斐的神殿大门上。互联网时代,它们也留在了大家的博客里,留在了 BBS 论坛里,留在了知乎里。


知乎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使命--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我们致力于服务那些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精气神的人,服务那些勇于探索、热爱分享、真诚交流的人。


我们共同组建了容纳亿万用户的知乎社区。我想,社区是人们相互帮助的工具,社区也是人与人变得亲密的方式。也正因为这样,社区具有互生再造的魅力,社区具有互洽共荣的活力,社区具有自驱生长的动力。


社区也会形成独特的文化,知乎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社区文化。我认为,一个互联网社区是否形成了独特文化,有三个核心标志。


第一,形成了一批有辨识度的专属词汇。”谢邀“”认真你就赢了“”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不要跨界强答“”熟人太多,利益相关,匿了“等,这些词汇想必大家都熟悉。


知乎的邀请回答机制一开始就有。经过初步考证,用户”flypig“是第一个在回答中表明自己受到了邀请的人,那是 2011 年 1 月 27 日,知乎正式上线的第二天。然后,这个梗就陆续被大家玩了起来,但是措辞并不统一,并不是一开始就叫”谢邀“。有的说”应邀作答“,有的说”多谢邀请“,有的说”被人盛情邀请,所以稍微说一下“,还有的说”为什么要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啊“。


突然有一天,就有了”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谢邀体,也因此走出知乎,冲向世界。


这个词汇表,到现在还在不断增加。一开始像暗号,后来有点像方言,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其实好像更像是主流日常用语。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知乎回答问题,常用”谢邀,人在法院,刚下法庭“。


环球时报,在知乎说”谢邀,人在三环,报道全球“。


航天员王亚平来知乎互动,第一句话就说”谢邀,人在太空,刚下飞船“。


互联网社区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第二个标志,是形成了基于价值认同的公序良俗和自治公约。知乎就形成了《良性讨论公约》,产生了大家共同参与社区维护,众人当裁判的”众裁“制度。


第三,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坚定的排异性。知乎用开放的心态欢迎每一位用户,但我们旗帜鲜明地捍卫科学理性,推崇独立思考,反对愚昧反智,打击嘲讽谩骂。


这样的独特文化来自于社区,来自于大家,又滋养了社区,让知乎能够不断升级,持续发展。社区沉淀下海量的精彩内容,凝聚了我们的智慧,记录了时代格局的变迁。


大家想知道,十年来,知乎获得赞同票最高的回答是哪个吗?哪个城市聚集了最多的创作者吗?在这里我做个预告,几天后,知乎将发布十年万赞分析报告。


十年里,知乎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气象。在知乎,人们认识自己、探索未知、发现更大的世界。


我们关心时事,当旷日持久的英国脱欧计划接近尾声,知乎有丰富详实的讨论,展现谈判的来龙去脉。


我们反思灾难,为马航 370 失联揪心牵挂,为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伤心悲痛,为阻击新冠疫情呐喊助威。


我们聚焦科技,感受第一张宇宙黑洞照片带来的震撼,分享”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的喜悦。


当屠呦呦接过诺贝尔奖章的那一刻,我们心潮澎湃。


当中国女排时隔 16 年再次捧起大冠军杯,我们欢呼雀跃。


当科比直升机坠毁的消息传来,我们哽咽落泪。


我们不仅在知乎上发现更大的世界,也发现美丽的心灵。有一位让我难以忘怀的用户,在他短暂的 20 年生命中,从未下过病床,但他面对生命的态度感动了许多人。他的故事像火炬一样,给了无数知友前行的力量。


这位用户曾经回答过一个问题:“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会有什么收获?”在回答的最后,他说:“我希望,每个人因为平凡而独特,却不因为独特而平凡。”


这样的回答发人深省。我常常在想,多少年之后我们再回望今天,会不会有一些影响世界的决定,就是在知乎上,长出了自己小小的尖角呢?


有人问我,知乎到底长什么样子?我想,知乎像一个规模空前的虚拟咖啡馆。我们穿梭于此,或者仔细聆听,或者高谈阔论,大家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虽是虚拟空间,但知乎始终与真实世界保持同步。真实到虚拟的切换,只是指尖与屏幕的轻轻一划。在一问一答的交谈里,在赞同和关注的互动中,现实的热闹和寂静,温暖和凄冷,欢喜和烦恼,被一字一句、一屏一帧地记录下来。时事热点,在这里解读剖析;质疑传言,在这里辨明澄清;观点态度,在这里碰撞激荡。


这个世界需要一个敞开心扉的交流空间,需要一个认真友善的讨论场景,需要一个高效求解的问答场所。而知乎,借助科技互联的力量,承担起这份使命,把问答的能量成倍激发。


今天的知乎,正在快速成长。每天,知乎会新增超过 2000 万条创作和互动。


我想,在这里最应该致敬的,是各位创作者,也就是知乎上的答主们。


创作者像路灯。在黑夜里,一盏灯,可以带来光明,一盏灯,可以温暖心窝。


我自己也是知乎上一名骨灰级的创作者。我回答过生活中的小经验,比如“有哪些快速入睡的妙招?”,也回答过创业过程中的方法论“创业公司应该如何招人?”。但我更多的,还是从知乎上其他领域的答主身上,从他们分享的知识、经验和见解里,汲取新知和养分。


而今天的创作者,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带着自己的影响力,带着对世界的热爱,正在成为全新的内容品牌。我们愿意为所有的创作者,提供足够的赋能。


我想说,以知乎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为中心,为广大用户创造价值,将是知乎的长期战略。


两年前,有个媒体前辈问我:怎么在文章里插入会动的 GIF 图?这些动图是哪儿来的?当时我想,这位老师是不是 out 了。其实这有一定的普遍性,表达方式的变化,媒介的升级,是面向所有人的。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知乎社区增长最快的就是视频,涌现出一批图文+视频的新一代创作者。我们也针对性的推出了新的视频创作工具和视频答主扶持计划。现在那位前辈,已经成为知乎的一名视频答主。


我认为,在今天的中文互联网,在媒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内容行业还会不断拓展边界。


目前,知乎已经有100 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 10 万元;有 1000 位头部创作者,月收入超过 1 万元。


2021 年,知乎计划投入总价值数十亿元的现金和流量,继续加大对创作者的支持。


成长路上,知乎也时常受到外界的质疑,比如大 V 被挖,内容水化,格调高冷。


有个朋友跟我抱怨,说知乎总是给他推送谈情说爱方面的内容,很俗气,越来越水了。我开玩笑说,对于内容而言,你有多爱它,它就多爱你,内容对你是绝对忠诚的。


人生海海,各有解答。年轻人难免有情感方面的困惑。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能够满足需要,也能解决问题。我们也思考,怎样既能拥抱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又尽量减少给用户带来的内容噪音。


有人说知乎格调“高冷”。但其实,知乎上的内容非常多元,既有量子纠缠,也有柴米油盐。既有多愁善感,也有出国考研。既有诗与远方,也有打工赚钱。我们努力做到“高而不冷”“低而不俗”。


我们不回避自己的问题。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互联网企业,容易出现“三化”风险--对环境感知的钝化、企业机体的老化和创新能力的弱化。面对问题,应该做的不是解释,而是解决。


值得欣慰的是,在过去的一两年中,我们在用户和商业增长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势头。


2019 年五四青年节,我与一所高校的大学生朋友对话。那天我问大家,有谁是知乎的用户?全场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包括现场的摄影师。我特别高兴,就继续问,谁是知乎的付费用户?结果,举起的手几乎全放下了,场面十分尴尬。


仅仅过了一年半,现在知乎月活跃付费用户数已经超过 250 万,总内容数超过 300 万,年访问人次超过 30 亿。


在惠施提问庄子的两千多年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知乎活跃用户中,18-35 岁的青年占比约 75%,他们正处在人生的“第二个十八年”,正处在从认识世界迈向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关键阶段。知乎该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进而让世界变得更好?


知乎社区的问答和内容筛选机制,鼓励真诚的表达、专业的讨论、友善的互动,保证了高质量内容的持续产出、广泛传播和长久沉淀。


在这里,我们希望人们能够收获知识和智慧;在这里,我们希望人们能获得温暖和情感;在这里,我们希望人们能凝聚成集体的观念和态度,为更好的世界提供力量。


或许,在知乎社区这个“虚拟咖啡馆”,已经悄然孕育着一些改变世界的“小尖角”。


或许,这就是知乎在大国崛起、文化自信现实背景下的价值坐标。


中国女排夺冠的那一刻,知乎用户不仅在庆贺,更反思为什么之前沉寂多年?屠呦呦登上诺贝尔奖台,知乎用户不仅在欢呼,更探讨如何让中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


我们凝聚共识。在顺风车接连出现乘客被害时,知乎用户明确指出平台安全防控的薄弱环节,为保障出行安全出谋划策。


我们守望相助,当一位患者因“重症肺炎”而生命垂危时,知乎用户立即展开跨国接力,仅用两天时间就将救命药从日本送到患者家属手中,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我们提供镜鉴。当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仅四分钟后,知乎上就产生专业讨论,既对世界名胜损毁遗憾惋惜,也为中国文物保护贡献方案。


在知乎,我们用提问和回答记录了一代人的心灵图谱和精神轨迹。在这个接连我们彼此的社区里,有人提问,就一定有人回答。


如何击退新冠疫情,有钟南山的回答。


如何战胜贫困,有百万扶贫干部的回答。


如何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有知乎亿万用户的回答。


那么,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会怎么回答?


你给自己的回答,你给未来的回答。

知乎 内容 创作
评论
还可输入300个字
专栏介绍
投中网
780篇文章
国内领先的创新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拥有立体化媒体矩阵,十多年行业深耕,为创新经济领域核心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和洞见。
+关注
400-858-9000
免费服务热线
kefu@trjcn.com
邮箱
09:00--20:00
服务时间
18658148790
投诉电话
投融界App下载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www.trjcn.com) 版权所有 | ICP经营许可证:浙B2-20190547 | 浙ICP备10204252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0759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西溪路698号15号楼509室
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trjcn.com版权所有 | 用户协议 | 隐私条款 | 用户权限
应用版本:V2.7.8 | 更新日期:2022-01-21
 安全联盟
在线客服
手机APP
微信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