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投融界数据统计,2017年11月份,创投市场共披露362起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超924.36亿元。与2016年11月相比,今年融资案例数量较去年同比
上升11.7%,融资总额较去年增长近3倍。不管是融资案例数量还是融资金额,11月创投数据越过9月高点,创出2017年年内新高,
分别上涨11.7%和48.3%。
据投融界11月份融资研报显示,虽然超过20亿的融资案例数量仅为7起,但融资金额却达到总金额的64%。在股市中,股民常常会通过大单流向来判断主力是否对这只股票看好,来作为自己买卖的一个依据。而在商业中,由于大机构通常占据了信息、人才等的优势,在对产业的判断上也有一定的前瞻性。那么,11月这些“大户”看准了哪个领域呢?
或许阿里和苏宁的入局只是代表部分的看好,那腾讯、京东、百度等的加入,是不是让这个市场更有看头。
除了早前武汉本土便利店品牌Today牵手百度,用人工智能实现生产与服务模式的转变,打造新零售。京东也一直与沃尔玛紧密合作,在后台资源打通和供应链合作方面煞费苦心。刘强东甚至亲自上阵宣传,表示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
相比于其他的巨头,腾讯的入局较晚,但分量却一点都不轻。近日,腾讯入股永辉麾下“超级物种”的消息,表明腾讯正式加入新零售混战,升级了几大巨头在新零售领域的争夺。
事实上,互联网电商巨头结盟线下实体连锁渠道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从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到腾讯入股永辉都是顺应了这一趋势。线上退热、线下逆袭,并不是此消彼长,而是进入了发展的新平衡。
当前中国的互联网人群已经达到了7亿,消费者早已习惯线上和线下多渠道并存,且单纯的线上加线下模式无法满足用户及商家的需求,更多的需要数字场景化、供应链体系的优化等。用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的话来说,商业本质决定了不会有线上线下之分,而是应该全渠道,全盘打通、融合在一起的。
零售行业已然进入了新的发展方向,即在大数据等科技助推下,线上线下实现充分融合,没有边界,所有人的销售数据和购买习惯以及购买行为都可以被统计,被大数据化、计算化,从而为客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当前中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数量的99%,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近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这样说道。在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动下,国内催生出了一大批中小微企业成长为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中小微企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央和各地方也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中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税收政策,对向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财政部还表示,未来将重点推进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设立,推动融资担保体系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税收优惠、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加分、小微企业贷款呆账核销等各项政策。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运转,在重点环节、关键领域持续加力增效。
投融界作为专业的融资服务平台,拥有长达23年的投融资服务经验,通过“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并重,标准化推送与个性化需求互补”的特色服务体系,专注于打造资本与项目精准对接的平台,提高资本找项目、项目找资本的效率和成功率。
目前,投融界拥有项目方230万家,拥有资金方32万家,总持有资金超过60000亿,成功对接融资千余亿元,涉及互联网、房地产、农林牧渔、旅游、矿产、节能环保等众多行业,切实提高企业投融资活动成功率,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